Skip to main content
黑话筒

Ubuntu 初体验 2

昨天说到点击Install图标安装Ubuntu。

其实在我刻盘之后,我就用Nero的test工具去检查光盘有没有读写问题,然后用光盘启动后,用Ubuntu的启动菜单中的检查光盘工具再次检查盘片。确定没问题后,我就启动了Live CD,并且点击了Install图标。--这是周日(2007/7/15)晚上9点钟的事情了。

安装过程中需要对磁盘分区,我有两块硬盘,一块是40G,一块80G,80G的用来存文档,40G的原来是装Windows,所以Ubuntu被选择安装在40G的硬盘上,选择安装分区的时候,我仔细看了一下界面hda master 40G,确定磁盘名称容量都正确后,我点击了下一步。然后弹出一个确认界面,上面写着分区1作为根,5作为交换分区。没留心,就点了下一步,随着将近半小时的安装过程的持续,我开始琢磨这分区5表示什么,我看了一下系统自动mount的分区,发现我的保存工作资料的磁盘是hdb5,没多想,看到这个数字5,我就寒了一下。不是安装到hda磁盘吗,怎么会在分区5上建立交换分区???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,快到结束的时候,告诉自己,没办法了,反正都快装完了,真是没了,我也弄不回来了。听天由命吧。

装完之后,我看了一下hdb磁盘的分区一个都没坏,东西都在,一颗不安的心总算落地。

Ubuntu果然是很容易使用,连以往的mount分区都可以通过双击鼠标来实现了。优盘插上去,会自动mount,很是方便。

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联网,在终端输入sudo pppoeconf之后,系统会自动找pppoe信号,找到后输入用户名、密码,根据提示操作一下,即可顺利联网。而且里面有个选项是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联网的。

第二步我就打开Firefox,装插件。将平时经常用的插件都装上。

第三步更新系统,其实在系统启动后就会提示你有可用的更新,问你是否安装。一共160多M,速度很快,都是100K/s左右,更新完系统,重启。

第四步安装中文输入法,其实只要在system\administration\language support中勾选Chinese,即可,他会自动上网下载所需的文件。重启Xwindow后就能看到有小键盘图标出来了,ctrl+空格就是输入法开关,ctrl+shift是切换不同的输入法,跟windows一样。只不过我这里遇到了点问题,死活无法切换输入法。无奈去掉了语言支持中的Chinese,确定,再次勾选Chinese,重新启动电脑,输入法图标就出来了。

第五步安装显卡驱动,这个是比较麻烦的。不能在xwindow下安装,如果把xwindow关掉,回到控制台,安装提示说需要重新编译内核,但是缺少必要的头文件。总之没搞定。后来在System\administrator\restrict ed drivers manager下,勾选nvidia后面的显示加速,也就是nvidia-glx,好像也没变化。其实我装显卡驱动的目的是为了支持我的宽屏液晶,22寸上看1024*768的分辨率,实在很痛苦,还是变形的。终于在昨天夜里,看到有人提及到一个叫做/etc/X11/xorg.conf的文件,打开后发现里面写着不同颜色数下的分辨率,我就在最前面加了一个"1680x1050",例如:

SubSection "Display"
Depth 24
Modes "1680x1050" "1024x768" "800x600" "640x480"
EndSubSection

重启xwindow,居然发现登录界面是1680*1050了,登录系统后重新设定屏幕分辨率,一切OK。心里那个高兴啊。晚上回去测试一两个3d游戏,看看速度如何,如果没问题说明显卡驱动确实没问题了。

第六步安装必备软件,我安装了Skype、VirtualBox、Pidgin、Opera等。

在VirtualBox中安装windows也是很方便的,安装完成之后安装“Guest Additions” ,之后就不用按热键在两个系统中切换了。

需要注意的是在VirtualBox中加在USB设备,默认情况下会有问题,但是可以这么解决:

  1. 建立一个usbfs的用户组,组名叫usbfs,记住组id
  2. 以root身份编辑/etc/fstab文件
  3. 向该文件增加一行none /proc/bus/usb usbfs devgid=1002,devmode=664 0 0,其中usbfs是刚才新建的用户组,1002是usbfs用户组的id
  4. 重启ubuntu,将需要挂接到虚拟机的USB设备unmount。 5. 启动VirtualBox,给虚拟机挂接USB设备就可以了。

还有一些请参考FeistyFawn快速设置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