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黑话筒

五种主流杀毒软件杀毒数测试

从网上下载“3573个病毒样本”文件。里面都是按照病毒首字母分类的病毒压缩包(ZIP文件),从文件名上看到此包内大概含有3573个病毒,还有不是病毒的文件,共6000多个。 下面是各种杀毒软件的杀毒结果:

实际病毒约 3573
瑞星 3604
KV2005 3591
卡巴斯基 3583
诺顿 3569
PC Cillin 3528

以上杀毒软件的病毒定义日期都是最新(2005年2月22日)。

从上表看来,国产杀毒软件的杀毒数名列前矛,国外杀毒软件排名最高的是卡巴斯基。这个结果似乎可以看作是杀毒软件的选择依据,但是从Google找到的几篇文章,让我动摇了这个推论。

《火热试用江民KV2005及黑客防火墙》

《瑞星杀毒2005抢鲜评测》

《趋势科技新版PC-cillin 2005性能检测报告》

《六款流行企业版杀毒产品客户端综合评测》

在这几个测试中,均采用了上述“3573个病毒样本”文件进行杀毒能力测试。

这有可能意味着,有些杀毒软件厂商,为了追求评测的高分,对“3573个病毒样本”测试进行作弊,使其能查出更多的病毒。

最后,还要说明的是:杀毒数不能完全代表一款杀毒软件的实力,还要从其他方面看,比如说防毒、界面、操作易用度、检察压缩包深度、对加壳的可执行文件检察等方面。

PS: 以前对人们常说的“防毒”和“杀毒”概念不以为然,现在才发现这是两个概念,估计也是两个技术层次。比如说我在装了诺顿之后,电脑运行半年,诺顿没有提示我发现病毒,但是我用诺顿扫描电脑的时候,却发现了几个病毒。这就是“防毒”和“杀毒”(前提是实时监控和杀毒的设置要一致:都检察压缩文件,对所有文件进行扫描等)。